必威Betway东盟体育

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8-2035年)

 

我校已走过10年的发展历程,各项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跨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明确我校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特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

一、发展背景

在国际与国内形势快速变化的时代,学校需要积极抢抓各种发展机遇,争取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1.经济新常态产生新影响

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全面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资源强国和教育强国。国家正在进一步深化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苏州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排头兵等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挑战

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看,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性进一步凸显,研究性大学与应用技术大学的分化更加明显。信息技术开始颠覆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教育方式正在经历深刻变革。随着互联网+教育、慕课的兴起,课程越来越产品化、个性化,教育正从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延伸。高校必须重塑与学生和社会的关系,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与学习的新方式。从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来看,高等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

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自觉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改革意识,弘扬进取精神、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着力在增强动力、补齐短板、再创优势上取得突破,努力开创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二、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致知、慎微、博大”校训,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化发展、职场化育人”办学理念,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同步,全面统筹与重点突破并举,软实力与硬实力建设并重,激发师生内在动力和潜能,推进学校事业特色发展、协调发展、高水平发展。

(二)发展目标

通过“三步走”,逐步实现建设成为学科具有特色、区域具有优势、国际化办学具有影响的国内一流高水平特色大学的远景发展目标。

第一步,到2022年,学校的软硬件条件达到本科院校设置要求。

第二步,到2025年,学校顺利完成升本任务,成为区域内高水平特色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综合实力进入省内同类大学前列。

第三步,到2035年,学校建设成为学科具有特色、区域具有优势、国际化办学具有影响的国内一流高水平特色大学;成为区域内高水平特色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进入全国同类大学前十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三)发展战略

为实现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办学目标,实施顺天时、乘地利、求人和战略,质量强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特色强校战略及国际化战略等五大发展战略。

顺天时、乘地利、求人和战略。顺应国家新一轮改革发展浪潮、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浪潮、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特征,发挥苏州的文化、产业和环境优势,全力维护好学校发展所需的内外部和谐环境,求和而上,共谋发展。

质量强校战略。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都更加突出质量意识,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质量建设评估机制、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以高质量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培育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大学。

人才强校战略。人才资源始终是学校发展第一资源,不断建立和完善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机制,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贯彻落实“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造就领军人才”的人才工作方针,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造就一支结构优化、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富有朝气、业务精、能力强、勤政廉洁的高素质管理队伍;形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基础扎实、技术先进的高效率支撑队伍。

特色强校战略。发挥区域和行业特色,打造专业特色,促进优势专业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发展新兴专业,形成具有优势的特色专业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学分制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提升社会声誉,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国际化战略。坚持以国际知名推动国内一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国际化,全面提升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教育创新工程

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培养模式,推进质量工程,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与培养满意度,大力培养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卓越之能力与社会之责任的模范公民。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为标准,积极探索设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完全学分制、实施弹性学制,探索校企、校地、校所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开展“订单式”教学,建立能力本位的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校级、省级、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发挥实训基地的示范作用。力争到2025年,新增省市级实训基地(重点实验室)2~3个,国家级1个;到2035年,建设完成省市级实训基地(重点实验室)达8个以上,国家级3个以上。

2.强化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品质发展,建立科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科学设置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发展,设置拓展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心里身体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系列课程,凸显个性化培养。为应对来自经济社会实际生产过程所需的各种变化,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和精选行业产业课程和新知识进入课程体系。植入行业产业课程,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增设职(执)业资格与国际工程认证课程,缩短学生毕业入职适应度。积极打造数字化课程与教学平台,到2025年,建设完成建设10门以上高水平的省市级在线开放课程。到2035年,建设完成30门以上高水平的省市级在线开放课程,2~3门国家级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3.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教学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发挥教学委员会职能,推进教育认证与质量保障;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建立教学质量自我评估机制,构建学校自评、教师互评、学生测评与体验、第三方或用人单位参与的全方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校和各院(系)每年分别出台《教学质量报告》;完善教学投入机制,以教学质量、开课数量和生时数为主要指标,配置各院(系)的教育教学资源。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全省创新创业大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与支持工作,筹募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建设好“大学生创业产业园”,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

5.提高招生就业质量。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优化就业工作体系,形成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的良性互动逐步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广泛建立优质生源基地,完善优秀考生激励制度;同时促进专业与招生的机动对应,形成专业与招生数量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招生录取规模稳定在每年2500人。

就业工作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遵循“从行业需求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办学方略,认真贯彻落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毕业生就业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院就业指导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宣讲招聘平台建设的全程管理。扶持学生创业创新工作,依托苏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扶持计划,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和一批创新创业的学生团队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与调研工作,确保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6.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稳定和提高继续教育规模,力争专接本、自考助学学生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5%以上;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拓展学生职业证书种类,使学生证书获取率达90%以上,年技能培训鉴定总量增长10%;培育新的成人高等教育项目,建立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库;进一步拓展社会培训的规模和效益,逐步将培训工作重点从校内转向校外。

(二)专业提升工程

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和彰显特色的角度,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专业建设重点和方向,凝练专业特色,构建一流的特色专业群。

7.优化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明确学校定位和专业定位,重点选择信息化技术、人工智能制造、设计艺术、国际商贸和城市公共服务等五个专业领域进行推进。以社会需求和社会认可度为导向,完善和健全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健全专业预警、退出和进入机制,综合考虑生源质量、就业率、社会评价等因素,对现有专业进行常态化评估;推进试点专业认证和国际评估工作。力争到2025年,学院在校生规模达7500人左右,其中专科生6000人左右,本科生1500人左右;专科专业数量保持在40个左右,本科专业数量力争在10~15个左右。到2035年,学院在校生规模力争达10000人左右,其中专科生2000人左右,本科生8000人左右;专科专业数量调控为20个,本科专业数量30个左右。

8.加强品牌专业建设。瞄准标杆,突出重点,全力建设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成为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具有领先地位,支持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品牌专业,力争新增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2~3个;着力建设教育部和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打造一批办学声誉卓著、社会广泛认可的特色专业;积极建设校级品牌专业,打造一批社会知名度高、招生创业就业情况好的优势专业,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三)人才强校工程

按照“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造就领军人才”的方针,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为重点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9.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合理确定岗位总量,规范设置各级各类岗位,优化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到2022年,专任教师总量达到280人,其中具有副高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正高级职称专任教师超过30人。到2025年,专任教师总量达420人左右,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位)的比例达80~90%,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20%左右。到2035年,专任教师总量达560人左右,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超过30%。管理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位)比例达到50%左右;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位)比例达到45%。

10.强化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建设。坚持以一流师资建设为发展方向、以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龙头、以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提高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经费,继续引进高水平教授;实施“青山学者”人才培养计划,培养50名左右具有创新意识、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青蓝工程”等省级以上人才项目,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人数20名以上;实施“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力争培育10个科技创新团队,提高教师科技创新能力。

11.加强高素质管理队伍和高效率支撑队伍建设。建立管理人员职员制,健全各级各类管理岗位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一支富有朝气、业务精、能力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管理队伍;重视并加强支撑队伍建设,形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基础扎实、技术先进的高效率支撑队伍。

(四)学生发展工程

围绕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健全规范制度体系,构建育人长效机制,着力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完善学生激励、资助体系,健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12.构建长效育人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文化引领,强化网络正面舆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诚实守信,品学兼优,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知识学习与人格培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精准服务学生能力,营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整合打造一批学校内外大学生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平台。

13.创新学生管理与服务模式。推行以社区为单位的半军事化学生管理,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军事辅导员队伍,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推进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推行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提升学生事务系统的集成性、便捷性;健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完善学生激励、资助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健全心理健康四级网络机制,完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形成学生全面发展反馈机制和个性发展支持机制。

14.优化文化育人环境。重视学校文化阵地建设,筹建校史馆;调整和优化人文景观的布局,完善楼宇、道路、景观、广场等的命名和标示;重视图书馆、教学楼等建筑公共场所环境的美化,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加强学术交流平台建设,通过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高水平的学术论坛和学术报告等,大力营造校园学术氛围;发挥群团组织在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辟传统文化讲堂,举办读书节、文化节和礼敬中华传统文化等健康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活跃校园气氛,丰富校园生活;加强校园媒体的管理与建设,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微信微博等媒体在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引领和舆论导向功能。

(五)科研攀登工程

通过完善科研资助与奖励制度,培育科技创新团队,显著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15.优化科研环境。修订完善相关科研资助及奖励制度,激励广大教职工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定期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举办科技讲座,学术沙龙等活动营造学院的科研氛围。

16.强化科研成果。突破科技项目申报瓶颈。加强苏州市科技项目的申报,实现江苏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方面零的突破;鼓励教师与其他高水平院校教师合作申报省部级和国家级的科研项目。明显提高论文著作质量,到2035年,争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篇以上,且在SCI、SSCI、EI发表论文30篇以上;出版高水平专著、教材20部。力争各种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申报获授权数达到100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申报获授权达10项以上。

17.指导学生科技活动。加强对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指导,在学生中营造崇尚科技的氛围,每学期组织2~3场以学生为对象的科技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在省级、国家级挑战杯比赛中取得较高名次。

(六)社会服务工程

围绕产业与区域发展需求,搭建学校与企业产学研协作平台,开展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不断提高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18.开展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到2035年,争取为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完成技术开发类项目80项以上,到账金额不少于500万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19.加强社会培训。加大社会培训力度,每年承担完成苏州市及高新区各种社会培训项目20项以上,培训人数达8000人次以上。

(七)国际交流工程

坚持“以国际知名推动国内一流”的发展战略,以国际标准引领学校改革和发展,“走出去”、“引进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20.借鉴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完善资源引进机制,有选择地引进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名校、名学科、名专业办学的成套软件,引进先进的课程体系等;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特别是引进原版教材,建设一批双语或全英语教学的课程和专业。

21.扩大学生国际交流规模。加大对学生出国出境交流项目的支持力度,拓展和完善学生交换项目,鼓励学生参与“2+1”、“3+2”等项目出国(境)交流学习,到2035年,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达到5%;做好海外留学生生源基地建设,在留学江苏目标学校的基础上,到2035年,力争列入中国政府奖学金接收院校;稳步增加外国留学生规模,重点扩大短期留学生的规模,各类留学生总规模达到300人左右;进一步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到2035年,新建省教育厅批准、教育部备案合作办学项目2~3个;努力办好首个海外学院——西印度大学“中国信息工程学院”。

22.积极营造良好国际化氛围。推进校园多元文化建设,在校园硬件设施、宣传材料、各类标识、软件服务等方面国际化,形成环境优美、开放兼容的文化氛围;推行国际化局部先行,部门院(系)可率先走向国际,进而带动全校的国际化进程;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充分利用苏州对外开放信息、资源,将苏州的国际影响引入学校。

(八)校园建设工程

优化办学空间资源,科学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加强教学场地、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信息资源以及文体设施等方面投入,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变。

23.科学推进校园基本建设。遵循以人为本、合理规划、精心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购买、政府划拨等方式新增教育用地,建设规划好新校区,优化完善道路体系,美化校园环境;建设和改造升级行政办公楼、教学综合楼和科研学术交流中心等教学行政用房。

24.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改造完善现有校园网络,建成学校有线和无线相融合的一体化网络;建设与学校科研、教学相匹配的物联网;完成办公系统、学工管理系统、财务预决算与收费系统建设;开发移动APP,集成OA办公、网站、教务、学工等系统常用功能,实现智慧校园;不断提高信息网络安全建设水平,多措并举构筑信息网络安全屏障。

25.提升图情服务水平。依托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完善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将图书馆建设成为集学习研究、信息发现、知识创新于一体的信息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和校园文化中心;增加馆藏图书数量,扩大电子文献信息、网络文献信息和各类大型数据库等数字文献资源;馆藏纸质文献总量达100万册,新增外文数据库1~2个,数字信息存储总量达200TB;大力推进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化、服务利用社会化、档案资源结构多元化和档案工作信息化进程;积极建设二级学院(系)资料室;构建教育教学信息化平台和科技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基于大数据库的信息平台。

26.构建平安和谐校园。重视和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和公共卫生工作,切实落实责任制,完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和应急措施,确保校园和谐、安全和稳定;改善教职工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统筹兼顾,努力提高教职工的收入;加强后勤服务的科学化管理,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和师生满意度。

(九)管理创新工程

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用改革创新来破解关键问题和发展瓶颈。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推进学校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调动和释放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学校内生发展动力,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效率。

27.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严格贯彻执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出台“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与监督功能;推进二级管理,管理权限下放,明确界定学校与二级学院的管理权限与职责,扩大二级学院办学和管理自主权力,增强办学活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学校二级分配制度,推动二级学院责权利的统一。

28.拓宽办学资金来源渠道。成立学校教育基金会,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扩大办学资金来源;开发和维护校友资源,搭建平台,加强校友会建设 

29.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在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激发学校内生动力;完善干部任用制度,推进职员制改革;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完善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教职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深化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

30.完善后勤保障管理机制。重点实施楼宇质量工程、餐厅质量工程、校园节能工程、环境美化工程、物业管理提升工程,以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重点做好基建改造工程方案、细化物业服务标书,建立校园安全防控体系、能源消耗监控体系,建设平安校园和节约型校园。

31.完善公共资源管理机制。按照“科学规划、分类管理、定额配置、有偿使用”的原则,逐步推进办公、教学科研、支撑服务用房改革,提高房屋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和完善全校物资集中采购制度,对基建维修、仪器设备、教材图书等大宗物资实施集中采购;建立和完善仪器设备绩效考核机制,健全公共实验平台和公共设备共享机制,提升仪器的利用率。

(十)党建提升工程

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切实落实党建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保持和加强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32.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完善党委中心组和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制度,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突出党性党风锻炼;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切实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和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扩大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形式,使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等工作更加紧密结合;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做好师生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的选拔配备和教育培训;落实党建保障措施,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检查落实。

34.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完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工作体制,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规范权力运行,加强纪律审查,严惩违纪违规行为;加大问责力度,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35.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委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保障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进一步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四、组织与保障

本规划是我校办学十年来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规划实施的时间跨度大、工作要求高。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认真实施,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力争规划的全面实现。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本规划事关我校未来15年发展全局,事关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学校各单位、基层党组织以及各类群众团体,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战略规划。要广泛发动,统一思想,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参与战略规划实施的主人翁责任感,在全校范围内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和最终实现营造良好氛围。

(二)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各有关部门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按照中长期规划的部署和要求,按步骤、按职能进行目标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同时加强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职能处室的合力,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学校要加大理事会工作的力度,以获得更大的支持,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三)分步推进,重点突破。贯彻本规划,总体分三步走。第一步(2018-2022年),重点是起好步、搭平台、夯基础,实现战略规划的近期目标。第二步(2023-2025年),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实现战略规划的中期目标。第三步(2026-2035年)对难度要求高的目标采取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方式,确保战略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鼓励创新,加强督查。规划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到位。学校大力提倡在规划实施中的思路创新、措施创新、方法创新。成立学校事业发展办公室,负责对规划的落实、动态调整和实施效果的检测与评价等工作。加强对本规划的执行力监督,通过直接督查、公开监督等方式,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和跟踪检查,并将执行情况与各单位及其负责人的工作考核直接挂钩。


Baidu
sogou